刁民酸菜魚 VS 踏輕酸菜魚:小玉的味蕾大評比!
嗨嗨,大家好!小玉我又來了~最近身邊的朋友都在瘋「酸菜魚」,說真的,我也超愛啦!所以我決定探訪市面上最火紅的「刁民酸菜魚」與「踏輕酸菜魚」,給大家一個最真實的試吃比較。
首先,踏輕的酸菜有一種獨特的清新,像是初春的微風,吃進嘴裡整個人都覺得舒暢。而魚肉的嫩滑更是令我驚艷,真的每一口都想再來一次!
而對於刁民呢,他家的酸菜魚味道偏濃郁,有種鄉村自家泡製的感覺,超有古早味!魚肉部分也很扎實,每一口都能嚐到滿滿的肉感。
不過說到口味選擇,刁民的選擇比較多一些,每一次去都可以試試不同的口味,真的是適合喜歡嘗鮮的我~
什麼是酸菜魚?
酸菜魚這道料理不只有滑嫩的魚肉,那獨有的酸辣湯頭更是一絕!
這道魚真的是來自於重慶!起源於渝派川菜,滋味獨特,有點微辣但卻又不會覺得膩。每一口都讓人忍不住再來一口!
一般人要還原這道菜,流程是真的複雜,想要做出這樣的美味,光是食材的選擇就非常複雜!
鮮魚:選擇草魚的中段最佳,因為那裡的肉質多而且刺少,而且過油之後再烹煮會更嫩滑。
酸菜:四川的大罈醃酸菜最具特色,但其實用臺灣的客家酸菜也能煮出濃厚的風味!
湯頭:要選用風味醇厚的高湯,這樣湯頭和食材的味道才會和諧。
這些步驟小玉我看的頭都暈了,所以直接買成品回來簡單料理一下就好啦
接下來就由我來比較目前市面上各自雄踞山頭的「刁民酸菜魚」與「踏輕酸菜魚」,來比較兩家各自的特色,各位看官可以根據你的喜好選擇就對了!
但如果小玉要挑一家的話...嘻嘻,那就要看我的完整評比囉!趕緊繼續看下去吧~
踏輕酸菜魚試吃報告
踏輕酸菜魚方便的地方就是可以直接買回家,自己烹飪,尤其小玉家裡有一個老媽在,交給他就對了,原本小玉對於酸辣的東西就比較愛好,也是抱著嘗試的心情來試試!
踏輕酸菜魚的湯底特色
首先,那自家製的酸菜湯底真的讓人驚艷!一開始喝,有點點的酸味,然後辣味就跟著上來,還有那麻麻的感覺喔!嘻嘻,不過論油和鹹的部分就不太明顯啦,所以完全不會覺得膩口。我以前吃過的酸湯、酸菜魚比起來,這家真的是更耐吃!💕
尤其它們的酸菜完全不用添加物醃製喔,只有用鹽,超級天然的啦!而且喝起來的酸味超級溫和,還能品嚐到那原始的芥菜鮮甜,超級無敵好喝!💕
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太能接受太重的酸、辣、鹹、油的口感,但踏輕酸菜魚的調味真的剛剛好,對我來說超級好吃!
踏輕酸菜魚的魚肉鮮度
再來說說魚肉~是有帶皮的那種喔!魚肉超滑、皮有點Q,每一口都能品嚐到魚的鮮甜。而且魚肉真的好多好多,份量超足,兩人分享剛剛好,價格還很可愛喔!
再來是他們用邱家兄弟生態養殖的鱸魚熬煮的湯,口感真的有深度、有層次,讓我真的是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那魚肉部分,他們用的是脆口的烏鱧魚片,而且喔,他們不用裹粉、也不用粉漿去增加重量,超級實在的!
那白肉的部分真的像我喜歡的酸菜白肉鍋,嫩嫩的,再配上那又酸又辣的湯汁,完美啊!尤其可以聞到一絲的桂花香,我都快醉了~~~
踏輕酸菜魚的門市位置
★遠東百貨-信義A13店★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58號 B3
📍營業時間:平日11:00-21:30/假日:11:00-22:00
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HAIBAO
刁民酸菜魚試吃報告
前幾天我跟姐妹淘去了超夯的「刁民酸菜魚崇德店」,妳知道嗎,人超多的啦!我們選擇了下午三點多去,但竟然還是等了一個多小時,差點讓我和姐妹們累壞了,接近五點才進去喔!
店家是兩層樓的獨楝建築,裝潢風格超級有特色!牆上寫的「不當愚民當刁民」和「刁民我驕傲」真的好有個性,感覺很潮很年輕!
當我們坐下來,座位真的很寬敞舒適,我們就坐在二樓。
我們這次點的是秘罈酸菜魚(中盛),真的,當魚端上桌,那個盤子超級美,白底藍字,我馬上拍了好多照!
不過我個人不太喜歡油條,所以幾乎都挑掉了!
刁民酸菜魚的湯底特色
那個香濃的龍骨高湯底,搭配上滑溜溜的豬五花,還有我最愛的寬冬粉和木耳、金針菇呢!而且魚片川燙得恰到好處,軟嫩得讓人忍不住想多吃幾片。最後,那一淋的刁民特有的花椒油,瞬間讓整個鍋物的味道飛起來!真的是太迷人了啦!✨🍲
刁民酸菜魚的魚肉鮮度
魚片吃起來真的Q彈又滑嫩,還有魚皮的膠質,酸度也剛剛好。不過我們還加了一些其他配料,像豬肉片、金針菇等,這樣才有吃鍋的感覺。
踏輕酸菜魚與刁民酸菜魚的終極結論評比
踏輕酸菜魚 |
刁民酸菜魚 |
|
湯底口感 |
邱家兄弟生態養殖(鱸魚骨) 的鱸魚全魚骨長時間熬煮 湯色濃白微稠 天然骨膠入湯,濃郁滑順 |
龍骨湯頭(豬骨) |
酸菜來源 |
新鮮芥菜產地直送 保證純鹽醃酸菜 色澤偏暗綠色,不加黃色素 |
以老罈鹽醃酸菜為主 |
魚肉部位 |
正統脆口烏鱧魚片450g 約3~4人份,烏鱧魚片 不裹粉,不用粉漿 去騙重量,堅持不偷斤減兩 |
烏鱧魚片 |
配方工法 |
由乙級廚師30年經驗搭配 天然乾燥桂花、雞心椒、 藤椒、青紅花椒 、調配最佳口感佐料 |
四川風味為基底進行改良 加入龍骨高湯及豬五花、寬粉、木耳金針菇、魚片及花椒油 |
踏輕與刁民的酸菜魚,每家都有其獨特之處和風味。踏輕的湯底口感細緻且醇厚,配合其特有的酸菜來源,使得每一口都有著深厚的味蕾體驗。
而刁民的魚肉部位和配方工法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湯底、魚肉和酸菜完美結合。
不過,在多方面的比較後,個人覺得踏輕酸菜魚略勝一籌,不僅在口感上更為協調,連整體的食材搭配也更具巧思。當然,選擇哪一家還是取決於個人的口味喜好,但踏輕酸菜魚確實值得一試。
員林踏輕酸菜魚推薦身處於這繁忙的時代,我們常常渴望找到那份源自記憶深處的味覺慰藉。踏輕酸菜魚,正是這種慰藉的完美詮釋。它將酸菜的開胃與新鮮魚肉的嫩滑結合,為我們呈現一道既具有傳統風味又帶有現代創意的料理。
當你品嚐踏輕酸菜魚的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那濃厚的魚湯和酸菜帶來的獨特酸香,仿佛置身於一場味蕾的盛宴。這不僅僅是一道菜,而是一段故事,一份記憶,一次與家人朋友的共聚時光。八德酸菜魚推薦
踏輕以其獨特的烹飪手法和精選食材,確保了每一位消費者都能享受到這道料理的最佳品質。而它為忙碌的都市人提供的便捷與效率,更讓這美味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無需花費過多時間便能品呚家的味道。中和酸菜魚推薦
結語,踏輕酸菜魚不只是味蕾上的盛宴,更是心靈的慰藉。在這充滿變動的都市節奏中,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停下來的理由,讓我們與摯愛的人共同分享這份獨特的美味,並回味那些美好的回憶。讓踏輕酸菜魚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道亮麗風景,帶給你無盡的幸福與滿足。瑞芳踏青酸菜魚推薦
感懷中秋 文/持治 秋天,嫩嫩的季節,樹葉一不小心就掉了;八月,濃濃的月份,桂花香飄中有著歡樂的氣氛。八月中秋,點綴著整個漫長而無生機的秋天,使秋天更具有魅力。在桂花樹下,泡一壺好茶,在歡樂的氣氛里和親朋好友一起肆無忌憚得聊天,這就是故鄉八月中秋最美的時候了。 一年的中秋總在國慶節前后,這可樂壞了我們這些小孩,因為學校通常會在星期六、日不可,然后來一個特長假,那樣我們就可以盡情地玩了。大人們也很高興,因為可以跟家人好好團聚一下。所以,氣氛在不知不覺中融洽起來。中秋前,人們就開始忙了,為小孩買衣服,為祭祀祖宗而準備,為賞月買月餅、鞭炮,等等,都有。在故鄉,人們不會去買精裝的月餅,通常是在一些附近的面包店里買自己鄉人做的月餅,沒有裝飾得很漂亮,卻實惠,2元一塊,里面還有雞蛋。但盡管很便宜,在故鄉那片窮土地上,這算是奢侈的了。 小時侯最喜歡吃這種月餅了,金黃色的誘惑,常常使我向媽媽懇求切給我吃。結果第二天喉嚨嘶啞,于是就不能吃了。但經常會忍不住去偷吃,或者忍著痛大聲喊,以欺騙爸媽喉嚨不痛了,后來在一次談話中得知媽媽那時是知道我喉嚨還痛的,但還是給我吃了。現在想來,覺得很好笑。在吃的時候,還經常為雞蛋的大小而和姐姐爭吵,最后通常被爸媽打,不歡而散。吃月餅好時,沒有用刀子或叉子,也沒有如同紳士般慢吞細嚼,這樣的吃法在村里會被人當另類——這小子給我裝起斯文了!通常我們都是狼吞虎咽的,管他什么風度不風度的,有得吃,吃得多就風光。最后,咽著了,用手捂著喉嚨嚇轉,這時媽媽會給我端來茶水,讓我慢慢解渴,還拍著我的后背說:急什么啊!家里有沒有讓你給吃窮了。現在想來,大概是那時對月餅的渴望吧!畢竟在平常的生活中上很少有的。現在搬進了城里,扮起了斯文,覺得對不住老鄉,后來回老家看時,發覺大家一樣,都被"時代的文明"所影響,也就不會怪自己了。 到了中秋那天,故鄉在前幾天所積蓄的熱鬧才爆發出來。在早,小孩就穿著新衣服滿大街亂跑,早餐也沒有吃多少,因為中午要祭祀祖宗,所以留著肚子去"吃大餐".其實對與我們現在來說也不是什么大餐,但對于那些孩子們就不一樣了,父母在這天不會管你,你只管玩,玩累了回家有東西吃,這就很不錯了,在平時是沒有這么好的。在祭祀祖宗之后就將"祖宗爐"搬掉,然后開始吃祭祀的東西了,意思是祖宗想吃,家人再吃,表現出對祖宗的尊敬。吃完后,大人們還在收拾碗筷時,小孩已經在床上睡了,因為晚上還要熬夜賞月,可見賞月在孩子的心中很重要。大人們在收拾碗筷就會去準備晚上拜月亮和賞月的事情,最后才和孩子們要一起睡覺,等待美麗的夜晚。大約在晚上七點半的時候,人們就在街道上擺起了自家的桌子,然后把月餅和一些食物放在桌子上,開始拜月亮。整個街道很熱鬧,大人小孩都很高興。 這時,我們會到村里的其他地方看看,或者去放鞭炮。我們的村子很大,約有一萬多人,我們幾個伙伴會趁這個時候把全村逛一遍,隨便去放鞭炮。路上遇到了有人惡作劇向我們扔鞭炮,我們就會反扔他們。但這很少,我們通常去村后面的一個土堆上,看青年男女在擁抱時,就在旁邊放一顆鞭炮,"啪"的一聲,女的嚇著了,往男孩身上撲過去,羞澀地依偎著,然后回頭小聲地說:臭小子!我們就會偷偷地笑。但也不是總能當"媒婆",有時我們會在人擁抱的時候嚇一嚇他們,結果被追著跑,但還是覺得很好玩。在逛的時候,看到別人家的月餅在外面的桌子上,覺得很好吃,不禁指指點點,這時在同村的姐姐們就回叫我們這些小的別丟人顯眼,想來,一定被別人笑掉了很多大牙。在逛完回來的時候,正好拜完了,就開始大吃特吃,水果啊,月餅啊,飲料啊,胡亂地吃,瘋狂地吃,反正沒有人怪我們。 中秋的火把 文/王昆 秋陽熏黃了季節,秋霜打落了樹葉,看著落葉在秋風中翻滾著,追逐著,思緒也猶如一張張陳年的黃頁被打開,沿著泛黃的書頁向前追尋著,童趣也被一一地撿拾出來。 舊時光如同一部陳年的留聲機,流淌出來的音符總讓人揮之不去,割牛草,挑豬菜,下河游泳,上樹捉鳥,還在故鄉的小河邊當幾回放牛娃。讓我難以忘懷的還是那燃燒在中秋之夜的火把。 兒時的火把中,深深燃印著童年的快樂。以前,家鄉就有中秋玩火把的習俗,每當中秋將至,我和小伙伴們就蠢蠢欲動,心兒早就浸在中秋節的快樂里。走在放學的路上,向田野張望著,希望站立在田野里的高粱,或者水邊的蘆葦快快地長高長大,因為那是扎火把的基本原料。 不知怎的,我和外公似乎有一種特殊的情感聯著,在我們孫子輩當中,外公似乎偏愛我,每到中秋節來臨之前,外公就會對我說:“小軍,扎火把的東西都準備好了沒有,要早點準備。”每每聽到外公叫我的乳名,都會有一種幸福的暖流涌入心頭,每每我都會按照外公的指示一一準備好,好讓外公大顯身手一把,幫我扎火把。 外公喜歡乖誠的孩子,外婆說我是最聽話的一個,我也時常繞著外公轉悠,外公不僅把家里人給他準備的點心與我分享,還時常把他老人家從私塾里學來的那點知識教給我,像“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古訓,以及之乎者也類的文言文,都是從外公那學來的,那時雖然只是朦朦朧朧,一知半解,但卻對我后來學習文言文有很大的啟發。 扎火把是有講究的,短了燃燒的時間不長,長了舉不起來,緊了不利于燃燒,松了容易脫落。外公扎的火把不長不短,不緊不松,恰到好處。在那一群小屁孩當中,我的火把堅持的時間最長,火苗最旺。火把將村莊的小路照的透亮,一個個火把猶如一盞盞心燈,在孩子們的心中燃燒著,又像點點繁星,在夜空中閃爍著。 舞動的火球中,燃印著童年的夢想。火把在孩子們舞動的過程中,發生著悄然的變化,棉花球代替了高粱節和蘆葦。而棉花則是從家里的棉被里偷偷拽下的,或者是從綻開的棉衣縫里一點一點取出的,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里,大人們絕不會奢侈于孩子們的棉花去玩火球的。記得有一回,我正從棉被里往外拽棉花,突然被母親發現,不但沒拽成,反而連本帶利都被母親沒收了,那可真是讓人郁悶,眼看著中秋節就要到了,看著其他小朋友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勁頭兒,很是著急。萬般無賴,只好向外公求救了,在我那甜言蜜語的糾纏下,只見外公從他的床底下拉出一個包裹,又從大包裹里取出一個小包裹慢慢地打開,當那白花花的棉花映入眼簾時,破滅的希望又重新燃起。心里在默默的祈禱,不愧是我的好外公。熟話說,幫人幫到底,外公在我的哀求下,不僅找來了鐵絲,還從生產隊里的拖拉機手那里找來一些柴油,將扎好的棉花球浸泡在柴油里,就這樣一個精致的火球就制成了,就等待中秋節的到來。 火球比火把要闊氣的多,小巧,玲瓏,火苗旺,耍起來更加輕便自如,隨心所欲。有的讓火球靜靜的燃燒,有的讓火球慢慢地迎風擺動,有的則讓火球飛舞著,旋轉著,只見火球有點到線,有線到面,在空中劃出不同的造型,耍出心中的夢想。 默默流淌的歲月不知不覺將我帶到了中年,直到有一天女兒對我說:“爸爸,給我扎個燈籠吧。”我如夢方醒,才知道又快到中秋了,那封存多年的往事如老電影般一幕一幕地展現在眼前。 時過境遷,火把已經躲進歲月的深處,取而代之的是燈籠。陪著女兒,挑著自制的燈籠,悠閑地漫步在我們生活的那個酒鎮,燭光將燈籠染的通紅,如小小的紅星在閃爍。我說:“許個心愿吧。”女兒說:“好”,后來我們又把心愿寄托在孔明燈上,不過我和女兒的心愿截然不同,女兒的心愿是未來的,而我的心愿是過去的,懷舊的,在故鄉的小河邊耍火把的情景讓我永遠難以忘懷。 中秋月餅又飄香 文/張照準(臨商銀行) 隨著中秋佳節漸漸臨近,大街小巷各色月餅又擺上了街頭、超市。現在的月餅花樣翻新,品種多多,再加上各種精美包裝,簡直都成了“藝術品”。而作為食品的本色卻在慢慢退化,當今真正喜歡吃月餅的人是也越來越少了。現在生活好了,“三高”人群成倍增長,有人嫌含糖太高,有人嫌油脂太高。每每中秋過后,垃圾箱里總是堆滿了人們吃剩扔掉的月餅,讓人不免覺得可惜…… 每到這時,就讓我不由想起小時候在鄉下老家吃月餅的情景。那首膾炙人口的歌謠,又不由回響在耳畔,“八月十五月兒圓啊,爺爺為我打月餅呀!月餅圓圓甜又香啊,我為爺爺把歌唱呀……”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沂蒙山區老百姓的生活還是比較貧困的。中秋節能吃上一塊香甜的月餅,是每個孩子最真實的渴望…… 那時候,月餅一般要在走完親戚,送完禮之后才能吃。要等到全部該走的親戚都走完了,從親戚家押回之后才能吃。這時月餅經過長時間的“旅行”,已經變得又干又硬。即使這樣,能吃上一塊香甜月餅,也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如果不小心,吃上一塊剛打出來,熱乎乎的月餅那將是一件多么高興地事情。 中秋夜,吃過晚飯收拾停當。一家人就開始圍坐一起,正兒八經地準備吃月餅賞月的事情。記得當時在我家,吃月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簡直就像參加一次盛大的儀式。吃過飯,父親提前搬來一張小方桌,放在院子中央。我們兄弟幾個,早早地搬上小凳子圍坐在方桌周圍,等待這場“盛宴”。 過了一會,只見父親從緊貼后墻土坯壘成的條案上的箱子里,拿出一個用舊報紙裹著的方方的東西。抖開報紙,一個浸透了油漬的粗糙的黃表紙包顯現出來。父親解開上面系著的細細的紙繩子,扯掉淡黃的草紙,上下兩層八個大小相同饅頭似的月餅終于露出了“廬山真面目”,圓圓的,厚厚的,有酒瓶底那么大,我們都很興奮,早已有些急不可耐了。父親示意我催促一下正忙碌的母親,我一腳門外,一腳門里的大喊:“娘,快來呀,吃月餅嘍!”母親答應著,就放下手里的活,加入了我們…… 父親用事先準備好的刀,在月餅上橫豎比劃兩下,然后按十字型把一個月餅均分成四塊。當我們異常興奮地拿起要往嘴里送時,卻被父親叫住了。父親說:“不要慌,先給爺爺、奶奶吃!” 于是,哥哥們把剛剛拿在手里的月餅,遞給了兩位老人。爺爺、奶奶笑著說:“讓孩子們吃吧,老了,咬不動嘍!”。我拿起一塊遞給了身后的母親,母親說:“我不愛吃這東西,給你爸吃罷!”我轉臉遞給父親,父親正忙著,讓我先吃。 讓來讓去沒讓出去,只好奉命吃了。那時的月餅品種比較單一,主要是冰糖五仁的、青紅絲的、豆沙醬的,冰糖五仁的確實很甜,但不好嚼,死硬死硬的,只能把冰糖摳出來等到最后吃;青紅絲大多是曬干的瓜菜做成的,糖一浸,香甜可口,非常好吃。 記得當時吃著月餅,望著天空中不很圓的月亮,奶奶就開始為我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傳說從前有一個名叫嫦娥的美女,向往月宮,偷食了仙丹,落得個守著一只兔子和一棵樹孤單寂寞,據說連她自己也后悔了……奶奶最后總結為哪里都沒有世上好,讓我們好好學習。待故事講得差不多了,屬于我們的月餅也早已吃完,當然也包括摳出來放在桌上的冰糖粒,又一粒一粒的撿回吃了。 我懷念當年坐在一起吃月餅的情景,雖然那時生活貧窮,物質匱乏,過節一個人才分得一小半月餅,甚至還吃不上一小塊月餅,但親戚、鄰里、親人之間那其樂融融,勤儉質樸的感情讓我今生難忘。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星星還是那顆星星,月餅卻已經不再是那樣的月餅,現在花樣翻新,品種多多,包裝精美的月餅,卻拉不近你我的距離。我真誠的希望感情還像當年那樣的真摯淳樸。月餅飄香,永記心中…… 又見月圓,又到中秋 文/談笑在指尖 讀著李白的靜夜思,沐浴在皎潔的月光中,又見月兒圓,又是一年的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濃。每遇中秋,總有一種淡淡的牽念縈繞在心頭,這種牽念會隨著秋風向遠方輕輕地飄動。在遠方,會有一種掛牽和思念若即若離,讓人難以割舍不時地掛在心中;在遠方,總有一個人的音容笑貌,在這個月圓之夜浮現于眼前,讓人徹夜難眠反復輾轉中;在遠方,還會有一個忽隱忽現的意象,升騰在心海之上,讓人浮想聯翩顯得朦朦朧朧。 這一輪清清朗朗的明月,從遠古到今朝,圓了又缺,缺了又圓,它讓多少久別重逢的喜悅掛上桂影婆娑的枝捎,有多少合家團圓的親人們在月光下偎依歡笑;它又讓多少身在異鄉的游子們仰天長嘆,把那思念之情留在心頭苦苦相熬。皎潔的月光沐浴過古人,又清晰照耀著今朝;它流淌了千年的時光,見證過無數的悲歡離合,將明凈無塵的靈韻賜與人間,又將美好的夢想相送。千百年來,它始終以淡雅清絕的風姿搖掛在深邃的蒼穹,千百年來,它接受著人們的虔誠膜拜,讓世人浮想聯翩,心潮翻動。“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天上的月是永恒的,變幻的只有那月下的蕓蕓眾生,歲歲年年月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幾千年來,只有那留在人們心中的那款款相思卻依然如舊。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是最相思的節日。特別是身在異鄉的人,對那故鄉美的思念,對那親人的思念,會像被發酵了一般,叫人難舍難分,魂牽夢繞。那思念中的點點滴滴,便也如發酵池中的酒一樣,散發出陣陣芳香而醉人。思緒隨著皓月當空升起而飄散,攜著對故鄉的留念,對家的無限向往,對親人的眷戀飄向遠方。這深深留藏在心中的思念,此時如花般,靜靜綻放,默默凋零,暗留余香;這永遠也不會消退的思念,此時如雪般,緩緩飄灑,悄悄落地,化淚成行;這銘刻在心中的思念喲,如大海般,洶涌滌蕩,無休無止,翻卷成殤。這思念,穿越了歲月,有情又無情;這思念,穿越了夢境,模糊又清晰。這思念,是一種無語的深愛在心頭撫慰;這思念,是一種無聲的心語在吟唱。它落寞在中秋節里,落在整整一個秋季,落在一年又一年的日日夜夜中。 寒夜靜坐,遙望明月,思緒在放逐,耳畔盡是往事的聲音,眼前也盡是往事的身影。母親的嘮叨,父親的責罵,爺爺的冰糖葫蘆,奶奶的爆米花,還有那外婆橋……恍惚中,仿佛又回到了那孩童時代。在田野里追逐,在河釁邊嬉鬧,在田埂間釣蛙,在樹上草叢中尋覓蟬鳴和鳥叫,還有老屋弄堂里的躲貓貓……時光在前,影子在后,手執一塊月餅,隨心隨意的細嚼,把這細細碎碎的往事,漸漸地往心頭繚繞,一點一點的,一圈一圈的,莞爾輕輕一笑,唯愿以前的故事還在那水云間,這故事還是那初始的記憶,自己依舊還是那歲月里一個簡單快活的小孩在歡鬧。 此時更是思念那遠方的親人,想念著爸爸和媽媽。此時,兒在異鄉遙望這里的圓月時,你們是否依然站在家中的小院里,也在抬頭和我共賞這皎潔明亮的月光?無論是在觥籌交錯里,還是幽幽獨處時,那一圈圈思念的漣漪,久久地波動著不會消去。因為在母親的嘮叨里,滿滿的都是愛的情愫,在父親的沉默不語里,盡承載著無聲摯誠的愛意,更有那老母親在門口遙相守望的身影,在那無聲的靜默間永恒,不會消去。時光漸漸遠去,歲月老了人的容顏,卻增厚了無限的思念,心中那一份活色生香的愛,永久的留存在心間。 因為有愛,便有思念。月朗星稀之夜,皎潔的月光也被注入了濃郁的情感。月亮彎的時候,思念也彎,月亮圓的時候,思念也圓,不論月亮是彎是圓,思念總是像一首皎潔的詩一般,在心頭吟唱不斷。席慕容說:“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 。離別后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是啊,對故鄉的思念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歌,總喜歡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這歌聲刻骨銘心,永遠揮之不去。茅屋裊裊升起的炊煙,母親遠遠的呼喚,父親溫暖的雙手,孩子甜蜜的笑臉……,這一切經常在眼前浮動,經常在夢中出現,它是那樣的溫馨,顯得是那樣的幸福。它讓你流淚,讓你含笑,不論你是哭著,還是笑著,你都會心無旁騖。人生正因為有了這份深情的思念,而多彩了光陰,豐富了生活;正因為有了這份深刻的思念,而讓人倍加懂得珍惜今天所擁有的幸福。 “今夜明月人盡望”。十五圓月時,會有多少人都在賞月品茶品月餅。那些剛剛從高高的腳手架上下來的工人;那些剛剛從寫字樓里走出來的年輕后生;那些剛剛從高鐵駕駛室里下班的司機;那些剛剛從礦井深處走上來的挖礦人;那些剛剛從農田里上來歇息的農民;那些剛剛從手術室下來的醫生護士……,他們卸去了一身的疲憊,蘸著月色品嘗著月餅,同時心中也挑起了一縷縷思念之情。“天涯共此時,竟夕起相思”。歸來的,團圓了,合家充滿喜慶之情;沒歸來的,抬頭望著那輪明月,噙著淚水,一聲嘆息。這明亮的圓月喲,叫人好想家,叫人好想家中的親人。月光下,讓人感觸到了家有多么的溫暖,月光里,就像看見了遠方的親人。遠離家人的那些人們,此時抬頭凝望著,陷入沉思,低下頭,然后又回身,慢慢走入萬家燈火之中,因為在這個本不是故鄉的地方,他們都還需為點燃屬于自己的那一盞燈去加倍的努力。 夜微涼,秋已深,落葉黃,月兒清,心兒明,情綿長。這月本無情,有情的只是我們,明月也無心,有心的也是我們。歲月在流逝,年復又一年,天有刮風下雨,月有陰晴圓缺,唯有心中那份思念依舊,唯有不變的是心中那份祝福。…… 中秋夜懷 文/閑云野鶴 中秋節,是最讓我思念親人的日子,也是最容易勾起我傷感的日子。尤其是到了風輕云淡的中秋夜晚,那一輪滿月,如銅鏡高懸在湛藍的夜空,我抬頭仰望,月如水一般清澈,嫦娥可鑒;月似玉一般皎潔,無疵無瑕,美輪美奐。好想把這一塊玉佩摘下來,再配上金鏈,親手掛在自己心愛的女人項下,留下這份溫馨,留下這份皎潔,留下這份寧靜,留下這份思念! 中秋夜的月是滿的,她祝福著團圓的親人,那相聚的溫馨;中秋夜的月是靜的,她寄托著離散的異客,那遙遠的思念;中秋夜的月是冷的,她訴說著孤獨的飄萍,那游蕩的孤寂…… 我喜歡月下獨行,今年的中秋之夜,我依然如故。身披月亮的余暉,踩著月亮折射的矮矮的身影,靜靜地徜徉在馬路上。與往日不同的是,路上少了些許行人,多了點幽靜,習習的秋夜涼風,倒吹起了我思念親人的愁緒,于是我的思緒開始在無垠的浩瀚夜空,漫無邊際地飛翔。我在想:遠在天南廣州的母親和妹妹,一老一弱,相依為伴,在這樣的夜晚,她們不也和我一樣在思念家鄉,思念親人嗎?我也在猜想,母性的情感所致,她們母女對親人思念的程度要遠遠超過我這個男兒,只是她們把思念親人的情感都深深地隱藏在內心深處,不讓親人為她們去牽掛,而是自己默默忍受思念的苦楚。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因為有了距離才有思念,因為有了思念親情才會更加濃郁,因為有了濃郁的親情才會刻骨銘心! 我的思緒正在魂不守舍地漫游的時候,一條短信的鈴聲像一把剪子突然間斷了我這一縷相思,我展開手機屏幕,映入眼簾的是:“月亮是詩,星空是畫,詩傳情,畫含意……我和媽祝你開心快樂!”是妹妹發來的祝福,我反復地看著,又反復地想著,我怎樣回復呢?思考良久,我把手機又放回衣兜,我沒有回復。我想起一句話來:此時無聲勝有聲。于是,有我又慢慢抬起頭來,凝望著月輪,她依舊是那樣恬淡寂靜。 月亮啊,我知道你早已經把我的思念傳送到了她們母女二人的心上…… 無月中秋亦溫情 文/王國梁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父親在村里開了一家小型紙廠,生產草紙。由于父親有文化,經營有方,廠子辦得有聲有色,我家也成了人人羨慕的“萬元戶”。 誰知天有不測風云,那年夏天父親把紙發往東北,趕上連降暴雨,一火車皮的紙全都被雨淋了。這次損失慘重,不僅把本錢賠了個精光,還借了很多外債。村里人開始議論紛紛,“老王這次可慘了,恐怕再難翻身了。”“老王就是能折騰,這下折騰出事了吧。” 父親消沉了一段時間,慢慢對這些聲音充耳不聞,開始打起精神重新經營紙廠。盡管廠子經營舉步維艱,父親卻從來沒想過要放棄。 很快臨近中秋節了,往年過節母親都會準備很多美食,歡歡喜喜過中秋。可是,那年我們都在想盡辦法節省開支。母親說:“廠子里需要錢,咱能省一分是一分。”就這樣,中秋節母親連一塊月餅都沒買。 眼看中秋節到了,兄妹們不知道母親要怎樣過這個節。那天,我看到母親在自己打月餅。母親有打火燒的手藝,她用打火燒的方法,嘗試著打月餅。家里沒有月餅餡,母親就把芝麻醬和五香粉裹在面里。她讓我幫著燒火,自己和面,揉面,打月餅。我們忙了一下午,熱騰騰的月餅出鍋了!其實,哪里是什么月餅,就是有個月餅的形狀,看上去焦黃酥軟,咬一口,卻分明是火燒的味道。不過,母親做的“月餅”味道還真不錯,外焦里嫩,香酥可口。就這樣,月餅有了。 果園里有幾棵蘋果樹和梨樹,父親把最大的摘回家,準備中秋賞月的時候當供品。田里的花生也熟了,母親用花生做了好幾種美味,煮花生,炸花生。母親手巧,一種食材,能做出好幾種口味。 中秋節晚上,我們一家人照例把方桌搬到院子里,按照習俗給月亮“上供”。可是,抬頭一望,卻發現天空中根本沒有月亮。黑色的天幕低垂著,陰沉沉的,母親嘆口氣說:“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樣的壞天氣,連正月十五都跟著倒霉。”幼小的我們聽不懂母親的意思,父親卻聽出了母親的一語雙關,她是在借指我家因為紙廠的損失,會很長時間緩不過勁兒來。 父親大聲對大家說:“天上雖然沒有月亮,但我們心里要有一輪明月,心里的明月能把世界照得亮堂堂的。”說著,父親招呼我們吃月餅,他咬了一大口母親做的月餅,說:“你媽的手藝真不錯呢,比買的那些月餅都好吃。”母親笑了。在父親的感染下,一家人開心地吃供品。大家邊吃邊聊,歡聲笑語響在夜色中。母親說起我們很小時候的趣事,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后來,話題終于說到我家遇到的境況,父親語重心長地說:“人這一輩子,誰不遇上個溝溝坎坎?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只要用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母親說:“對呀,咱一家人在一起,啥難關過不去!”我們兄妹默默聽著,悄悄把父母的話記在心里。中秋夜,夜風蕩漾,秋蟲呢喃,溫情彌漫。 那個無月中秋節,我們一家人過得同樣溫馨。那一夜,我還牢牢記住了一句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后來的日子,每當我遇到困境,都會咬牙堅持,對自己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更多美文:好文章
喝盡酒記住明月, 說大海沒變知音。 有感情走過人生, 寫故事知有我們。 >>>更多美文:自創詩
前天,妻子回老家的時候,帶回了一大兩小三包槐花。槐花飄散著濃濃的香味,我一到餐廳,香味撲鼻,甜甜的,濃濃的,沁人心脾。這是在老家菜園南面的一片槐樹上擼的,因今年氣溫一直提不起來,槐花剛剛開,妻就擼回來,并趁鮮變著花樣做著吃,我也趁著這新鮮勁來寫篇小文吧。 槐樹,在我們老家大都叫洋槐樹,因它早年是從國外引進來的,也為區別于國槐,老家的洋槐樹一片一片的。 妻把擼回的洋槐花洗了一小盤放桌上,隨意生著吃;還煎成槐花餅吃,炒著吃,包包子吃,吃出了洋槐花不同的味道,因妻子今年擼的洋槐花比往年及時,剛剛開的洋槐花做出來就是好吃,鮮亮,這兩天一直浸潤在洋槐花的芳香里。昨晚,我以各種洋槐花菜為肴,只喝了不足二兩酒,就有點醉意了。我想,大概是被洋槐花香醉了,那是心兒醉。本想吃了洋槐花就寫篇贊美她的文章,可寫著、寫著,兩個眼皮就打架了,我便枕著槐花睡了。 一覺睡到天亮,早晨醒來,靈感來了,腦海里盡是槐花。槐花香飄幾十年,尋香覓跡到從前,洋槐花勾起了我沉睡已久的記憶,我想起了童少時光賞槐花、擼槐花、吃槐花的情景。 兒時走在上學的路上,南崖坡邊上就是一小片洋槐花,綠瑩瑩的葉子簇擁著白花花的洋槐花,特別引人注目,成了我上學路上的一道風景,總是想低頭望兩眼,一邊走一邊欣賞。那時的上學前后,滿眼盡是槐花,只可惜了這一片槐花的深情,浪費了她的感情,我那時只有觀賞的能力,而筆力不及,槐花并未走進我的字里行間。 兒時走在玩耍的路上,觀賞的是東崖坡邊的洋槐花。從南到北足有一百米長,一溜白如雪白如云的洋槐花,微風輕吹,花香四溢,飄來一路洋槐花的芳香,愜意極了。那一溜蜿蜒的長長的洋槐樹,著實的長,那百米長的洋槐花香飄兩旁,確實是香,一直蜿蜒在我深深的記憶里,揮之不去。 我曾走在村子的大街小巷觀賞過洋槐花。兒時老家的房前屋后常有栽這樹那樹的,包括洋槐樹。有時走著走著,不經意間就會看到搶眼、耀眼的洋槐花,總想抬頭望,望著的是與藍天白云相映成趣的綠葉百花一片片,點綴在村子的東南西北各個角落,那是老家的生動和多彩。 我還走在割草、剜菜的路上觀賞過洋槐花。現在想來,曾觀賞過哼虎窩子、沙子澗的洋槐花,那是一棵棵、一片片的洋槐樹林,真有點現如今“高大上”的感覺。舉目四望,目之所及,是一片洋槐花的海洋,只見一棵棵、一片片的洋槐樹上吊掛著一嘟嚕、一嘟嚕白生生的洋槐花,綴滿枝頭,煞是好看,忍不住駐足觀看,我與洋槐花對視,還是看不過長著那么多眼睛的洋槐花,最后都是洋槐花含情脈脈地目送著我割草、剜菜去了。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從記事起就認識了洋槐花,可以說伴隨著洋槐花一年年成長。隨之漸漸長大,每每到了洋槐花盛開的時節,我就挎著籃子,和小伙伴們一起擼洋槐花去了,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一個叫“沙子澗”的地方,那一片從南到北高高的大洋槐樹林,十分壯觀,花香滿澗。記得擼洋槐花的時候,先擼矮的,夠不著了就翹腳擼,再夠不著了就跳著抓住低枝,讓低枝彎下腰,一手扯著枝,一手擼洋槐花,這都是別人沒擼過的洋槐花,都是一嘟嚕一嘟嚕的,一串一串的,一擼一大把,真是喜人,真過癮。有時還爬到樹上去擼洋槐花,那就不單單是擼洋槐花了,還增添了別的興致。記得那時擼洋槐花,一個個都擼滿了籃子還上了尖,有時還用力往下按一按,來一頓,總想多擼點。那時擼洋槐花,收獲的不僅僅是洋槐花,更是一種好心情。 擼回洋槐花來,本來臉上總帶微笑的母親更是喜笑顏開,忙問:“這是在哪擼的?擼了這么多。”說著就要開始忙活了,變著花樣做洋槐花,調著豆面、面子做,包著包子吃,記得這都是母親最拿手的。母親大概是因經歷了“瓜菜半年糧”年代的緣故,她很會做洋槐花,也最愛做,看著她做起來也那么順手,那么自然,不一會工夫,一個個如工藝品的洋槐花包子就擺上了蓋墊,一盤盤調著面子蒸好的洋槐花就放到了桌上,滿屋飄香,香甜可口;母親也最愛吃洋槐花之類的了,從來不吃肉魚的母親,看著她吃起洋槐花來有滋有味,格外香甜,比吃山珍海味也好吃,她一邊吃著,還一邊說著“好吃,真好吃”,也調起了全家人的胃口,全家人吃著都很香甜,慢慢咀嚼,唇齒留香,細細回味,香在心里。我現在還時常想起母親做洋槐花包子尤其是調著面子蒸洋槐花的味道,那真是在我心中的一絕。一說到母親做洋槐花,我又想起了天堂里的母親,兩眼潮濕了。 又逢槐花飄香時,槐花香飄我心里。我與洋槐花從小結緣,緣分不斷。洋槐花的味道已浸入了我的骨血,洋槐花將永遠在我心里盛開著。 >>>更多美文:優美散文
FISF1515CEFE15EWFEF
新莊踏青酸菜魚推薦
台南酸菜魚推薦 》酸菜魚:揭秘家傳秘方的口味之選樹林踏青酸菜魚推薦 》酸菜魚:食譜中的口味藝術台中踏青酸菜魚推薦 》一口嚐鮮:酸菜魚的絕妙風味北屯踏青酸菜魚推薦 》酸菜魚:酸甜和諧,引領味蕾新境界
留言列表